4月27日,在朋友圈看到一家国际机构的伙伴在京举办活动。当天下午,毫不意外地收到了这家机构伙伴发来的新闻通稿邮件。
而同一天,国内一家知名公益机构也在京举办了一场活动,朋友圈里同样可见。但是直到晚饭后仍没有收到这家机构的相关信息,微博更新的内容也不足以支撑起一篇被称为“消息”的新闻稿。按照往常的习惯,这家机构应该在两天内发出新闻通稿。
国内很多机构的伙伴经常抱怨,媒体不关心公益机构,活动内容不被关注。同样,也有媒体同行吐槽,公益机构的通稿用不得,完全不符合新闻的基本规范,所以不愿意发。
公益机构究竟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媒体进行沟通呢?
双渠道沟通,兼顾专业与效率
国际媒体和国际机构,使用电子邮件发送通稿是比较规范的工作方式,当然目前来看,国内大部分机构对于电子邮件的使用还没有规范起来,微信仍然是大家沟通的主要工具。
邮件的好处就是容易归档管理,内容储存时间长,并且可以实现群发,精准到人。好处是一些媒体可能当下没有使用所收到的资料,但却可以作为新闻素材保存,如果时候有需要,可以快速查找并使用。
一篇新闻稿件的发送,不见得非要当下产生作用,知名的媒体、公益前辈王克勤,在分享其经验的时候就曾说过,要重视与媒体合作的日常积累,一次两次可能没有作用,但是时间长了总会有效果。所以很建议公益机构在发送通稿类信息的时候,使用邮件这种形式。
邮件如此重要,但微信也不能不重视。国内媒体人并非每个人都有使用邮件的习惯,因此建议公益机构在发送通稿后,通过微信再次与媒体伙伴进行沟通,方便其及时发现并查收邮件。但不建议仅选择微信沟通,因为微信本身作为即时通讯工具,文件承载能力有限,也不便于媒体伙伴选择使用。
到底要有哪些内容
内容需要整合,尽量简化,方便媒体使用。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很重要,这个说起来容易,但做起来很难。
稿件内容需交代清楚新闻基本要素,及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起因、经过、结果。尽量提炼出事件的闪光点,这里的闪光点不是说对于机构的意义,而是事件本身对于社会公共议题的建设性,国内媒体尤其是一线媒体,非常重视事件的公共议题属性,如果公共议题属性很强,即便你不找他,他也会找你要更多内容。(外媒沟通需中英双语)
图片和视频建议单独上传,文件名建议直接使用图注,数量不宜超过3-5个文件。不建议直接甩一个图库或者网盘给媒体,用错了图你烦心,挑选图对方烦心,沟通交流要简化彼此的流程,双方都省心,才能长久合作。
邮件的最后,建议附上机构介绍,但不要过于繁琐,200字为宜。值得注意的是,不建议将机构介绍放入新闻通稿,因为极易引发媒体反感,导致稿件不被采纳。毕竟媒体每天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家机构,谁也不愿意在删除机构介绍这件事情上浪费时间。
文件机构如下:
新闻通稿:**机构在京举办**会议(文章标题)
word文档格式+数量1
现场录音整理:**机构在京举办**会议(录音主题)
mp3格式+数量1
word格式+数量1-5
新闻图片:**在活动中发言(图片注释)
jpg格式+数量3-5
新闻视频:**机构在京举办**会议(视频标题)
mp4格式+数量1
及时性的问题需要重视
部分国内公益机构在媒体沟通上时效性意识差,甚至喜欢现在自身的自媒体上进行传播,选择性忽视媒体发声的重要性。事实上,在自身自媒体影响力不大的情况下,自媒体发声的影响效果是非常有限的,一些企业和平台在选择公益机构合作的时候,往往更会看中公益机构在公共媒体领域的发声能力与影响力,这是国内公益机构需要重视的一点。
建议公益机构的活动稿件在活动前准备基础底稿,活动当天添加细节内容后,直接提供各媒体,尽量实现媒体与自媒体同步发声的效果,保证传播质量。
关于活动速记与录音整理,一般来说建议当天通过专业的速记公司进行内容输出,并建议将整理好的录音内容分人物或内容主题保存,以便媒体选择单独使用,一些媒体可能会根据自身需要,选择部分内容单独成文。
总体来说,与媒体沟通并不困难,与其他合作一样,只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,媒体传播的难题便可以迎刃而解。
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