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几天手贱,追了一个叫《扫黑风暴》的剧。虽然剧本涉及的案子,都是很熟悉的内容,故事走向也大体了然于胸,但还是因为剧中一个女孩的遭遇而备受煎熬。
这个女孩在剧中的名字叫徐英子。
一个典型的“扶弟魔”,社会经验及其不足,单纯而懦弱。有点哀其不幸、怒其不争,但更多的感觉是揪心与悲哀,在一个女孩身上能够承受的大多数苦难,她都承受了。
因为弟弟涉嫌诈骗,先是陷入裸贷陷阱,再是被黑警连哄带骗,推向黑恶势力的魔爪,被当众灌药、诱奸(轮奸),落入连环全套,最后寻求社会帮助,报警又遭黑警诬陷其嗑药与卖淫。
那一刻她的无助、绝望与愤怒,那种窒息的感觉,隔着电视荧幕,也能印到人心里。
最终,绝望的她走向了自我毁灭。
更为可怕的是,她的故事是由震惊全国的“孙小果案”改编而来,这个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真实案件,涉案被害人的遭遇,远比剧中徐英子遭受的苦难更为恐怖、令人发指。
回到现实生活,虽然我们每天面对的现实生活,已不再是真实案件发生的二十年前那般苦难,但女性或更多社会弱势群体遭受的诸多苦难,并未因为社会的进步而完全消失。
因为我们仍在面对一个现实情况:
在这个国家,更多的时候是由少数男性在决定女性的生活方式。
什么情况下算猥亵、什么情况下算强奸,大部分情况下都由“居于庙堂之高”的一群男性来决定,他们甚至决定了什么是犯罪,什么是公理。
所以当社会弱势群体面临灾祸与苦难的时候,即便掌握了一些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,仍然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。
曾经有人问我:
如果推动平权,女性的处境会不会变好?
从现实来说,我的想法并不乐观。
“居于庙堂之高”的人,恰恰可能是给女性带来苦难的“既得利益者”与“特权所有人”。大人们为什么要让渡自己在社会中的“既得利益”与“特权”?
推动平权并不能只依靠口出狂言和无差别攻击全部男性。
同时由此催生出一批明面打着“女权”口号,骨子里想要成为“新既得利益者”的“舆论新贵”。
依靠她们,并不能解决当下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。
基于上面的看法,也有人问我:
你是不是反对女性、社会弱势群体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,是不是对于维权持保留态度?
事实上并非如此,甚至在这一领域,一直以来我自认为是一名战士。
面对社会弱势群体的遭遇,只要是不公允的对待方式,我一向是主张要战斗的。
问题在于我们是为改变事物与规则而战,还是为惩罚而战。
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犯错,而惩罚并不能完全阻止错误的产生。
如果真的是想改变现有的规则,是需要探索和发现更为妥当的处理方法来为维护弱者的。
比如战斗的框架仍应该在现有法律程序当中,获得更多人的理解与支持,而并非四面树敌。
这段时间发生的几个相关新闻事件,不断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中发酵,事件中的当事人在维护权益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问题与逻辑漏洞,甚至有可能因为自己的无知与失误,被那些自称为“净化网络空气、司法保护者”的法(lou)律(qian)人才抓到把柄,而面临牢狱之灾。
现实也在不停催促着我们,当务之急应该思考两个关键问题:
1、如何告诉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,以何种手段通过法律武装自己,保护自己,甚至帮助别人。
2、如何给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,提供一个有效的,能够激活更多社会资源一并解决问题的渠道与平台。
如果能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,我相信,作恶者会发抖,因为弱者不会恒弱,走到一起的羔羊也能吃掉狼。
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