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我是站在台前的那个人,但功劳属于报告背后默默无闻的那些身影,站在舞台中央的那一刻,最想表示感谢的,不是台下就坐的领导和嘉宾,而是过去一个月来陪我一起走过,一起掉头发,一起琢磨文字的那些年轻人。
没有你们,我什么也不是。
一直想找个机会聊一聊乡村教育。哪怕自己脑海里清醒的明白,自己的认知是有限的,也想说出自己的观点。
过去的四五年里,我和我的团队走过了中国大地上的34个省级行政区,333个地级行政区中的284个,2846个县级行政区中的1100多个。最多的3天,跨过了4个省,6个地级市,平均每座城市停留超过6小时。
即便如此,我清楚的知道,自己看到的中国是极小的一部分,就算再给几年时间,也很难走遍全国,因为她太大了,大到用毕生的精力都很难读懂。
那为什么还要说?
因为这几年一线工作的经历,对照在北京听到有关乡村教育的诸多理念,自己的脑海中出现了很多疑问。
坐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的这些专家,以及我自己,真的懂什么是乡村教育,乡村教育又面临着那些问题么?
我们这些成年人,思考过孩子需要什么样的乡村教育么?我们真的了解自己要面对的教育主体么?
——我时常这么问自己
尤其是今年两会前后,参加了多场乡村教育研讨会,加重了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疑问。我开始意识到,仅依靠北京、上海的学者专家、企业家、媒体人、公益人,仍然无法全面了解乡村教育的这个系统性难题的。
更认识到:
钱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(当然没钱是万万不能的)。
我想,是时候自己梳理一下这几年的见闻,总结分享给每一位关心乡村教育的人,因为我和我的团队需要你们,需要你们帮助乡村面临教育资源不足的老师孩子,需要你们帮助我解开心中的疑惑。
过去的一个多月里,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在不停忙碌着。我们对25各省的200余座城市,超过2000位一线乡村教师、基层政府及社会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或电话访谈,整理录音超过85小时。
集中精力探讨了乡村教育、乡村教师、资源分配、教育载体(硬件设施)、支教活动、公益捐赠、家庭教育等问题。
在这一过程中,我们看到了乡村教育这些年的改变,看到了乡村孩子未来的希望,也看到了新环境下产生的新问题。诸如乡村教育课程存在“残、虚、乱”现象;短期支教影响正常教学与孩子心灵成长;新技术应用与教师个人发展;互联网环境下孩子获取信息渠道的重大变化;公益捐赠作为重要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。并以这些问题为导向,对其进行了相对系统的分析研究,试图窥探中国乡村教育的一角。
虽然整个研究仍然以田野调查的研究方式为主,具有一定的主观性,但我们希望,能够为每一位关心乡村教育的人,提供一点点,哪怕仅有一点点的帮助与支持。
我们心态非常开放,愿意分享研究成果与相关数据,也愿意与全社会的所有有意愿致力于乡村教育的良师益友共同探讨,一并探索前行,让那些遍布全国各地无数乡镇,充满希望与未来的眼睛绽放更多的光彩。
附件为报告未修正简版,以正式发布报告为准:
再次感谢团队的每一位成员:
统筹撰稿:赵明鑫
内容支持:张艺凡、雷冉冉
调研支持:董珮瑜、吕澄欣、贾思怡
数据支持:吴郁蓉、刘春晓
访谈支持:陈 晨、汪 鑫、李新荣、娜仁通力嘎
0 条评论